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ERP系统对工程审计有什么影响

2015/01/21 14:51:06

       1、积极影响。(1)档案实时挂接,便于审计取证。工程建设资料需要挂接在系统中,实现了档案的过程化归档,归档及时、数据完整,避免由于传统工程管理中档案资料滞后、保管不统一等原因,造成审计无法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资料,同时也为实时在线审计奠定基础。(2)建设状态更新,便于现场审计。ERP中用户状态与系统状态关联,通过标记用户状态对系统操作进行管控,即工程建设状态需要更新方可进行下一流程操作,在线就可以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对于基础封闭等关键隐蔽工程可以及时开展现场审计,避免事后审计只能凭借图纸审查隐蔽工程。(3)报表格式多样,便于审计记录。由于ERP数据集成的特点,实现信息共享格式多样化,审计记录更加便捷,底稿数据更具立体感。比如,原先审计计划执行情况需要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计划,之后甄别计划完整性和真实性,再逐一核对财务成本发生情况,程序多效率低,只能抽查几项,而运用命令可以查询全部计划项目执行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审计意图调整需要显示的数据列,简洁实用的编制审计记录。(4)信息广泛透明,便于审计分析。工程项目所有信息均在ERP中反映,审计可以通过挂接的文档查阅工程建设档案资料,通过物料、账务等凭证审查成本支出情况,通过报表运用开展审计分析,形成有效的审计证据,在线信息高度集成,审计分析更加客观全面。
        2、消极影响。(1)命令代码化,使用不便捷。人机交互界面缺乏人性化,操作命令以事务代码的形式执行,显示不直观,业务部门人员操作只需要知道几个环节的事务代码,而审计人员必须熟知一个业务流程的所有事务代码方能审计。(2)流程结构复杂,终端资料隐蔽。ERP系统将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单体流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进行集成改造,形成总的管控流程,为了与财务管理相适应,部分流程结构复杂,业务活动在ERP程序中的流转不直观。比如,采购订单分为物料和服务两大采购流程,其中服务又包括直接创建和根据采购申请号创建,依据分类不同还需执行相应的审批、支付申请、服务订单确认等流程。(3)信息资源繁多,甄别筛选烦琐。ERP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的有效管理,所以ERP系统中信息点繁多、流程嵌套,甄别数据关联性及真实性、筛选可用数据比较复杂。(4)线上线下差异,审计线索隐藏。传统审计通过建设档案中逻辑错误可以发现审计线索,而ERP系统对逻辑错误有较好的控制,掩盖了实际问题,线上和线下实际操作存在差异,审计线索隐藏。比如,ERP物料采购中从采购申请开始,到采购订单、货物收、存、发、退从时间上是线性的,依次完成。但实际会存在工程物资混用、垫用的情况,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物资发货时间早于入库时间、某一类物资库存已为零但还有领用发生等现象,ERP系统中则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