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产业分工、区域分工越来越细,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从生产到消费(用户)产供销储运的流程越来越长,纵横交错链条式的网络越来越杂,由此产生的经济转换和衔接节点越来越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关联度越来越高,供应链管理应是任何零售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过去十年中国零售商没意识到,是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在规模的拓展上,但下一个十年不光是渠道和价格战,对零售商而言是更应该一个供应链(供应链管理软件)之战,谁供应链做得好谁就会有一个大的突破。更何况在消费低迷、成本高企、竞争激烈、利润下滑的当下,供应链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1. 需求和供应的快速同步。在制定供应链计划时,无论什么品牌,无论是使用通用平台亦或是专业供应链计划平台,有可能为了应对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制定计划/调整计划。所以快速的同步是应对变化的有效手段。只有快速的计划,才能快速响应供应链的变化,并快速量化评估变化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企业机制才能保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需求。随着供应链快速响应相应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解决方案的不断创新,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变化模拟场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计划模拟并量化变化带来的影响,快速决策,快速响应,缩短计划和执行的差距,从而保证供应链的高效。
2. 卓越的执行。供应链快速优化之后如何执行以及执行层面能否快速反馈都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卓越的执行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仓储精益化管理:知道仓储的量,在哪个库位,提高仓储的效率和库存准确性。2)制造车间的精益化化管理:能够用正确的料,正确的设备做出合规的产品,通过对制造车间实时透明化高效有序管理提高产线效率。3)运输管理执行精益化:通过物流和分销的同步减少运输花费。
3. 端到端的可视化协作。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外协工厂的低可视化、高的库存、低客户响应度都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企业必须通过规范的供应链协作来减少风险,增加可视性、敏捷性,及时进行计划模拟分析、产能协作、物料拉动的能力等工作,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目标。
4.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社会责任。企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报告包含很多KPI指标,中国企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现今的企业已经慢慢将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发展报告并成为了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方面。2)实现整个供应链端到端的可追溯。端到端的追溯实施企业并不容易,因为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牵涉到很多的供应商或是第三方,第三方如何实现信息全程可追溯成为重要难点。3)供应链设计。
5.集成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落地。需求供应的快速同步、卓越的执行、可视化和协作、可持续发展都是供应链解决方案努力的方向,只有实现集成这些应用平台的信息集成、流程集成才是可以帮助企业供应链实现优化落地和优化的的方案,才能成为落地的基础。
未来,供应链管理软件在中国将会有更多提升和发展空间,管理软件在中国将会得更到深入的应用,我们拭目以待。